到今年为止,贵州省六枝联社已经在服务“三农”的领域坚持了整整63年。自成立以来,六枝联社矢志不移站在支农服务第一线,整体实力不断增强,逐步向现代金融企业迈进。
近十年来,六枝联社存款、贷款市场份额均居六枝全区金融机构的第一位。作为贵州农信系统88家行社之一,是什么原因推动着六枝联社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近日,《农村金融时报》记者采访六枝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江吉和,详细了解六枝联社这63年的坚守。
《农村金融时报》:六枝联社是如何支持全区“三农”经济建设,充分发挥“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和“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的?
江吉和:六枝联社结合全区经济发展的特质,着力把工作重心放在了“农”字上。多年来,六枝联社始终坚持服务“三农”的宗旨,按照六盘水市委“3155工程”建设的要求,充分发挥经营机制灵活的优势,努力加大对“三农”及县域经济的支持力度。
在支持“三农”的具体措施中,六枝联社大力推行优质服务,树立良好形象。例如:大力推行礼貌服务,耐心听取并详细解答客户提问,尤其是对于很多老年人,沟通有困难而且动作迟缓的特殊客户群体;为广大农民提供多样化、综合性的服务,大力拓展中间业务,在烟草缴费、保险等方面积极开展代理业务;还严格把握贷款投向和投量,以支持“三农”为重点,大力发放支农再贷款。
截至2014年7月末,六枝联社各项存款余额为34.63亿元,其中:涉农贷款余额26.25亿元,较年初增加1.4亿元,增幅5.63%。六枝联社获得人民银行支农再贷款14660万元(其中支农再贷款奖励资金4660万元),使用支农再贷款资金的基层信用社共计12家,目前已向农户发放支农再贷款4660万元。
《农村金融时报》:据了解,近年来六枝联社存贷款余额在不断增长。请问,联社采取了哪些营销举措?
江吉和:六枝联社历来非常重视个体工商户的营销工作。主要体现在“快、扫、优”三个字上。
今年3月份,六枝联社在第一时间按照省联社的相关文件成立个体工商户营销小组,制定个体工商户营销办法,分片区进行营销,开展个体工商户评级授信工作。加强与个体工商户交流与沟通,尤其是对外地个体工商户,通过多方渠道,了解个体工商户资金情况。
六枝联社充分发挥全体员工“背包精神”,坚持“领导跑大户、中层跑百户、员工跑小户、大小户不放过”的原则。业务发展部负责督导工作,通过实地采访、电话寻访等多样方式确保营销工作的常态化。
在授信金额、利率、期限等方面,六枝联社合理满足个体工商户的信贷需求,充分考虑客户在存款、贷款、结算等方面的综合贡献度,在贷款用途、贷款期限、担保方式、贷款利率等方面实行差异化定价。联社积极开通“绿色通道”,让客户享受高效优质的金融服务。
《农村金融时报》:六枝联社自今年以来积极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努力打开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困局。那么,在助力小微企业发展方面采取了哪些创新举措?
江吉和:一直以来,六枝联社以服务发展为宗旨,建立健全高效审批机制。根据小微企业“短、小、频、急”的融资特点,坚持“方便、灵活、快捷”的工作管理方式,实施“阳光信贷”工程,简化贷款审批环节,开通贷款“绿色通道”。
2013年六枝联社设立小微企业服务中心,出台小微企业服务中心暂行管理办法以及小微企业贷款操作流程等制度,成立小微企业评级授信领导小组,推出“一站式”服务,努力实现小微企业建档、评级、授信全覆盖。
为进一步完善小微企业融资业务发展规划,六枝联社制定了小微企业倾斜政策和服务营销方案,从整体上系统解决了全局推动问题,并在贷款额度受限时,实施小微企业的信贷单列。
六枝联社按照“国家政策早解读、市场信息早搜集、信贷支持早部署、资金供应早准备”的原则,推动全员营销战略,强化员工营销能力,并且积极对接相关单位部门,迅速实施营销宣传策略,在最短的时间内,满足各类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此外加强客户经理的培训力度,提高客户经理的信贷政策及法规的执行能力,增强专业知识与业务能力。
通过采取上述几个方面措施,截至2014年8月31日,六枝联社小微企业贷款余额8.47亿元,较年初增加0.81亿元,小微企业贷款新增额占全部新增贷款的41%,有力支持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农村金融时报》:据了解,改制后的六枝联社存贷款余额在全区金融机构市场份额中一直居首位。这对一个纯农业县的金融单位来说不容易,您能否介绍一下六枝联社改制成功的经验有哪些?
江吉和:六枝联社于2004年5月完成县级统一法人改革工作。截至2014年7月末,六枝联社各项存款余额34.63亿元,是改革前的12.46倍,各项贷款余额27.26亿元,是改革前的11.36倍。
六枝联社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主要是得益于“两个”坚持。一是坚持服务“三农”方向不偏离。二是坚持发挥股份制优势不动摇。六枝农村信用社改革,始终抓住产权制度不放松,合作制中引入股份,将股份制与合作制两者紧密结合,但不偏离“三农”的服务方向。这样不仅明晰了产权,而且扩大企业法人入股的对象和范围,有效增加股本金来源,解决股权小额分散问题,建立起了一整套具有六枝本土特色的企业激励约束监督机制,同时在处置不良资产、建立风险防范机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为六枝农信社经济效益的改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