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所在位置    >   楚星国际集团有限公司 >> 楚星新闻 >> 媒体报道
楚星集团总裁王永接受《大学时代·英语学习版》杂志采访(2004-8-27)
作者: 逊之     来源: 本站原创     点击: 2434     更新时间: 2004-8-27     文章录入: chuxing

日前,楚星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公司总裁王永先生作为当代大学生创业的优秀代表接受《大学时代·英语学习版》杂志的专访,为广大学员和读者介绍了他八年来创业和学习的经验和感悟。

 

《大学时代·英语学习版》杂志是由湖南省教育报刊社主办、湖南省教育厅主管、北京新航道教育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协办的一本月刊,该杂志正在受越来越多的青年朋友的喜爱,并深刻地影响着当带青年的工作、学习和观念。

采访中,王总用自己的实际创业经验诠释了“设计、射击、社稷”的真谛。他说,“我认为,我们做的每一件小事其实都是在为社会做贡献。‘位卑未敢忘忧国’,我公司有一个理念‘服务于客户即服务于行业,服务于行业即服务于社会’。这样一来,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和社会有机地联系在一起,那我们的工作该多么有责任感和荣誉感呀!”王总不但注重公司的社会责任感,而且,时刻不忘自身的学习与提高,并建议广大青年朋友要合理利用时间、抓紧一切时间学习充电。

 

 

 

 

采访中,王总幽默而又颇富哲理的话语和智慧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的关于“创”字、“功”字、“才”字的解释,不单是字型、字意的简单诠释,更是其身体力行的独家感悟……

我们非常高兴地看到:楚星王总的许多成功经验正在给越来越多的当代青年以鼓舞和借鉴,衷心祝福楚星王总和在其影响下的广大青年朋友能够在创业的道路上走好!

下面请大家一起分享《大学时代·英语学习版》对王总的采访实录,切身体验王总的成功之路。

设计、射击、社稷

新航道(New Channel)记者(以下简称NC):您是怎样理解现在有创业想法的人很多,但真正做的人很少,成功的人更少这句话的?成功是不是有方法?

王永:是的,现在人人都想创业,一谈到创业,大家都兴奋不已,但真正自己去做的时候发现不是那么回事。创业这个词好说不好做,而且大家在创业之前更多想到的是创业的新奇、刺激和成功的喜悦,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创业之路并不平坦,除了鲜花和掌声之外,更多的是荆棘甚至陷阱。 就象攀登珠峰,很多人做梦都想去享受那一览众山小的感受,而大多数人并不愿意或者说并没有能力耐住寂寞,坚韧不拔地走完上山的全部路程。大家仔细看一下这个字,虽然左边是丰收的粮,但右边的利刀似乎更令人生畏。

至于成功的方法,我想不外乎勤奋加思考。所谓勤奋就是笨鸟先飞。每一个人都是24小时一天,要想有更多时间工作和学习,你就需要花更少的时间去享受和休息。勤奋是一种习惯,是一种生活方式。对我而言,让我不勤奋就是对我的折磨。

我常常对我的员工说:人生是一张储蓄卡,你往里面存的越多,你的回报也就越多,没有耕耘哪有收获,没有播种,怎会结出丰硕的果实呢?

成功的第二个要素就是思考,这还包括学习。一个人如果一天到晚忙忙碌碌而不懂得去思考,那么他就是一艘没有目的地的帆船,纵然乘风破浪,却永远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思考,让我们静下心来审视自己的资源和方法,审视自己的能力和兴趣,这样,勤奋才会有结果。大家再来看一下成功的,左边是工,可以理解为你付出的思考,右边是力,是你付出的劳动,出工不出力,不能成功,出力不出工也不能成功。

我还想谈谈我对成功的理解。我认为成功是一种心态,并不能用你拥有的财富和荣誉来衡量。因为成功是一种快乐的心态,而成功的大小就是你驾驭和传播这种快乐的能力。 越成功的人越能带给更多人以喜悦和快乐。

 

NC:我觉得您的设计、射击、社稷理念很有意思,它是怎么来的?它对我们的工作有哪些指导性的意义?

王永:说到这个设计、射击、社稷的理论,还真有一些故事。首先,同济大学设计学院国际传播中心主任林家阳教授曾经说过,商业设计首先是商业,然后才能谈设计,没有商业的设计是垃圾,他认为设计就是要帮助客户解决问题,为商业活动服务。还有,2002年我参加北京十大杰出青年评选时,有机会认识了奥运射击冠军杨凌。有一次在和他聊天的时候,他说,射击和设计有很多共同之处,都需要做到目标明确。此外,我们大家所公认的最著名的设计师恐怕就是邓小平吧,他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在为中国的未来做设计,为中华社稷而设计。所以,我认为"设计、射击、社稷"三个词读音相近,含义也有共同之处,策划和国家的、社稷的设计一样,选择靶心特别重要。后来,《消费日报》还专门在影响力人物专栏中以设计、射击、社稷为题,给我做过一期整版的专访。我也在那次向记者表达了我的愿望:如果有机会,我也希望为社稷的设计出力,成为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现在有很多大学生毕业以后不愿意脚踏实地做工作,总想一鸣惊人。我认为我们做的每一件小事其实都是在为社会的进步做贡献。"位卑不敢忘忧国",我公司有一个理念"服务于客户就是服务于行业,服务于行业就是服务于社会"。这样一来,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和"社会"有机地联系在一起,那我们的工作该多么有责任感和荣誉感呀!

 

NC:现在有一些大学生心态浮躁,眼高手低,享乐主义,谈恋爱,玩游戏风行。您在大学里面是怎样学习、 工作和生活的?

王永:目前,大学生中心理浮躁的现象确实存在。这些也许和现在的大学生普遍年龄太小,家庭条件较为优越有关吧。

我在上大学的时候,刚开始确实有一点消沉,因为当时衡阳师专并不是我理想中的大学,而且如果不是考试失误,凭我当时的成绩,完全可以进入一所更好的大学。但是我后来转念一想,与其一味消沉,还不如奋起直追,在哪上学不都一样,关键还是要看自己,于是我暗自下决心,一定要超过名牌大学的学生。所以我付出了比一般人更多的努力,这种努力不仅仅表现在学习上。当然,首先要搞好学习,我在大学时一直拿的是一等奖学金。学习之外,我努力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锻炼身体,参加各种社会团体,担任学生干部,学外语、学电脑、学摄影、做家教、写文章等等,我一刻都不让自己闲下来。可以说,是衡阳师专造就了我。我在大学的时候也谈过恋爱,但是我认为自己基本上没有耽误太多的时间,而且,谈恋爱还能够提高你的写作水平,锻炼你对时间的统筹能力。因为谈恋爱总是要耽误一些时间的,那么就需要你将时间安排得更有条理,更有效率。我并不赞成大学生谈恋爱,原因是很多人处理不好学习和恋爱之间的关系,而能够把恋爱和学习互相转化的人就更少了。

 

NC:你们公司现在招人才有什么要求?您对他们就业以及选择自主创业有什么样的看法?

王永:关于人才,我的定义很明确。还是来看这个字,一横是人才的横坐标,它代表一个人的形象、体魄和良好的精神面貌,而一竖是人才的纵坐标,它代表一个人的学识和技能。光有横坐标和竖坐标的人并不能称之为人才,至少在我这儿不是,因为他们还缺少一撇,这一撇包含的意义很多,包括一个的品质、特长和综合修养。如果说横竖坐标构成了人才的共性,那么这一撇就是人才的个性。共性大多数人都具备,而突出的个性并不是每个人都拥有,这恐怕就是大学生有很多,而真正有所成就的人却屈指可数的根本原因吧。我公司的人才大多具有一技之长,他要么非常勤奋,要么非常有正义感,要么在其他方面有过人之处,比如他的字写得很好,他的漫画画得很好等等。

关于一个人是应该就业还是应该创业,我的看法是适合最为重要。一辆奔驰车一定是一台发动机和四个轮胎,如果把四个轮胎全换成发动机,那这辆车将是一堆废铁。社会越来越进步,人们的分工就会越来越细,所以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要有坚实的塔基,才会有高耸的塔尖,如果大家都做塔尖,那塔本身也不会存在。有些人适合创业,而有些人则适合就业。我的观点是:每一个人在决定是创业还是就业前,都需要全面地对自己进行测评,分析自己的性格和资源,仔细想想你的兴趣到底是什么,然后再决定到底是创业还是就业。而且就业和创业并不矛盾,就好业往往是创业的开始,如果你以创业的心态去就业的话,恐怕没有什么工作做不好吧?

 

NC:现代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学习能力的竞争,作为一名事务缠身的企业家,您对学习持何态度?

王永: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现代商海竞争异常激烈,如果你不学习就会被社会淘汰。事务缠身也不能够不学习,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功。来北京创业的这段时间里,我从来没有停止过学习,没有停止过对知识的追求,我经常参加各种培训班、讲座,出席各种会议,读书,上网,和优秀的人交流,聆听他们的经验和教诲。如果按比例计算,我现在花在工作上的时间占到我全部时间的40%,而学习的时间至少占到30%。有人说现在是知识爆炸的年代,每个人的知识平均五年就需要更新一次,我非常赞成这个观点,而且在我们这个行业,恐怕五个月就会有新的理论和新的知识出现,你不学习根本就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现在全球范围内都在流行学习型组织的观念,一个企业、一个城市、一个国家都必须具备持续的学习能力,否则就会落伍。努力工作固然重要,勤奋学习也不可或缺,因为新的知识、新的技能往往会很大地提高你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能力,而这种效率和能力的提高根本无法依靠勤奋来解决,比如说一个马车夫,技艺再熟练,如果他不学习驾驶汽车的技能,也会被淘汰,因为马车永远也赶不上汽车。社会在进步,人类在发展,我们的知识也需要更新,学习是为了更有效地工作,学习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节省工作时间,我们用节省下来的时间再去学习,然后再提高工作效率,这样社会不就进步了吗?

为了系统地学习企业管理的专业知识,去年夏天,我报考了北大国际MBABiMBA),现在正在攻读EMBA(高层工商管理硕士)。我们每个月需要花四个全天的时间来上课,而课前的预习和课后的复习、作业也至少花费四天的时间,按照每天八节课计算,每个月我们需要花64个课时来学习,这基本上相当于在校本科生正常的学习时间,这还不包括每周至少一到两次的讲座和大量的课程论文。我们班上的同学有上市公司的老板,有国家的司局级干部,也有民营企业的老总,年纪最大的52岁,30岁的我在班上就算最小的毛头小伙了。他们大多都身居要职,事务繁忙,但是所有的人都非常重视学习,还有同学每周从台湾飞到香港,再从香港飞到北京来上学。大家为了什么呢,不就是为了学习吗?

打个比方吧: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辆汽车,而学校就是加油站,要想到达理想的目的地,我们就需要不断地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