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所在位置    >   楚星国际集团有限公司 >> 楚星新闻 >> 楚星新闻
2002,一个崭新的起点
作者: 楚星|chuxing@chuxing.com.cn     来源: 楚星     点击: 2003     更新时间: 2004-7-14     文章录入: admin

  不似2001年热闹,2002年的中国没有申奥成功的举国振奋,没有男足首次冲进世界杯的扬眉吐气,也没有入世前后的期待和恐慌。2001年的这些大事件意味了一种宣告,正如龙永图所说:“中国更加主动地参与世界进程。”而2002年,表面平静的中国经济和社会却潜力暗发。细细回顾过去一年,中国前进的爆发力如此之强,变化如此之大,令人欣喜和惊讶。

   十六大是一次承前启后划时代的大会,这样的说法一点也不夸张。在这次大会上,中国高层领导人实现了平稳更迭。
2002年,来自民间的改革力量得到更多的尊重和呈现,一股自下而上的改革之风推动中国社会的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走向深层。随着私营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小企业对资本的巨大渴求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民间金融市场,像温州等东部沿海一些地区的民间金融改革已经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新设民营银行为中小银行的改革指出了新的道路,尽管由于不得不考虑的风险因素,这样的举措尚处于小范围的试行和激烈的学术争论之中。

   正如哈耶克所言,试图对社会进程加以规划终将归于失败,自发秩序才是最有效的计划。2002年,在广大农村,基层民主、村民自治已不再是一句口号,试图以基层组织结构的改革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思路得以付诸实践。在政治体制的高端,“政治文明”、“向执政党转变”等新的概念的提出,表明了中国共产党改革政治体制的决心。
媒体称2002年是“入世元年”。显见,以此为肇始的中国社会经济已经被置于一个全新的观察视角。回顾这一年,“狼来了”的呼声似乎成为最大的谎言。中国经济社会平稳地走了过来:农业没有受到预料中的冲击,汽车行业稳中有进……只是国有企业和服务行业已逐渐感受到外资准入的压力,开始加快自身的发展。
关系国家经济命脉和安全的金融行业在各个方面以前所未有的魄力加快了改革步伐,引入外资进入中国证券市场的QFII制度已经推出。

    国企股权改革的步子迈得更大,实质性的举动已在暗地里操作。比如,在被市场认可之前,MBO早已在个别国企中进行,后来,被作为股权改革的方案之一被摆上台面之后,其操作的公开性、公平性和公正性才逐渐成为人们的疑虑。
十六大报告中关于国有资产管理由地方政府分级管理向分析享有所有权权益转变的论述,再次表明了党和政府对自下而上的改革力量的认同,因为据业界人士介绍,十六大之前,在沈阳、湖南等地区,地方政府处置国有资产的举措已经在进行尝试,随后国务院有关研究部门派出专人对这些地方的做法进行可行性论证,最后将方案提炼后写进了十六大报告。

    随着金融行业监管力度的加强,一批涉及经济犯罪的金融机构高官和知名企业家纷纷陨落,因此,这一年也被媒体称为“经济巨头的‘栽年’”。其中像李经纬、仰融的陨落凸现的正是当前国企产权面临的问题:如何明晰国有资产产权,如何建立国企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以及如何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2002年,中国对垄断行业的改革大刀阔斧。最早是电信行业分拆,紧接着是民航重组为三大航空公司,然后又轮到电力行业,并成立电监会。最后也最难搬动的一块是“铁老大”的分拆,目前方案已经拿出,不久将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

    尽管这一年世界经济仍然萎靡,但中国的经济增长达到8%,同时宏观经济向好,通货紧缩已有所缓解。在国外媒体看来,中国正在成为拉动世界经济的火车头。然而,正如外电在十六大召开后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分析,中国仍面临“失业率居高不下、腐败问题依然严重、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贫富两级分化突出、环境资源恶化等问题”。


(《经济观察报》2003/1/6 王培 北京)